来源: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4-04-01 08:24
沙颍河张柿园风景区位于周口市川汇区周口大道上,发源于河南省鲁山县西部石人山,颍河发源于崇山山脉的阳乾、少室诸山,两条河流在周口市所属川汇区的孙咀村汇合,在这个沙河、颍河交汇处,河堤上绿草如茵,河面上水光滟潋,天空中白鹭翱翔。张柿园沙颍交融景观公园就是其中一个缩影,该风景区从李大庄乡张柿园村到址坊镇南流村全长69公里,沿途主要有12处景观节点,涉及址坊镇、逍遥镇、西夏镇、叶埠口乡、李大庄乡5个乡镇,河滩地8200多亩。河两岸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沙颍河水清极了,像一张碧绿、透明的玻璃纸,水底的一块块卵石也都像水晶似的光滑透亮,鸡犬相闻的恬静村落、泛舟颍河的徜徉惬意、乡味醇厚的文化演出、争奇斗艳的花林树海,以女娲创世文化、杜刚会师红色文化、逍遥胡辣汤美食文化、黄桥桃花源生态文化等资源为依托,充分彰显自然美学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设计理念,不仅打造出生态建设先行、文化历史贯穿、产业发展重点、水路承载互联、景观主题互动、浏览方式多样的经济生态廊道;还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游览、采风写生、摄影、采摘果品。
从张柿园村沿沙河去往址坊镇的堤顶路上,两岸灯笼样的柿子挂满枝头,远处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乡村风光,身旁不时有骑行者飞驰而过,一路上不仅生态优美,还汇集了最富有西华特色的自然风光和农业资源,置身其间,仿佛穿行在一幅迷人的长袖画卷中。一路美景一首歌,沿沙河彩带般的堤顶路上,领略两岸风光、景观节点、美丽乡村、近距离感受根植于此的厚重历史文化和文旅风情。在址坊镇南流村沙河岸边,一方巨石上题写的“王富洲精神纪念园”几个大字苍劲有力,附近民居墙上的山水画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南流村是中国著名登山家王富洲故里。1935年,王富洲出生于此,在村里读完小学又到镇里读初中,后到淮阳上高中,1954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王富洲被调入国家登山队。1960年5月,王富洲和队友贡布(藏族)、屈银华,开始向珠穆朗玛峰北坡发起冲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伟大壮举,在中国登山史乃至世界登山史上留下光辉一页,这也是南流村“地球之巅”景区的文化渊源。为纪念王富洲的英雄壮举,我市在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过程中,着重在王富洲故里打造“地球之巅”景观公园。根据规划,公园有两个主题分区,一是户外极限体验区,包括拓展营地、越野赛场、房车营地、青年户外极限运动场地。二是王富洲纪念园,展示大地景观与主题雕塑。王富洲塑像栩栩如生,旁边的墙壁上,绘有珠穆朗玛峰,一面国旗迎风飘扬,壮观的场景引人入胜。除了“世界之巅”和“王富洲精神纪念园”,南流村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县级历史建筑景点——窑洞房遗址。1975年8月,南流村遭受特大洪灾,全村绝大多数房屋倒塌。1976年春,村党支部带领工匠王有智、刘自干、王智平等人,到外地参观窑洞房建设。参观回来后,大家一致认为,窑洞房具有省木、防水、防火、冬暖夏凉等优点,南流村重建家园,建筑应以窑洞房为主,从1976年至1982年,南流村共建窑洞房66栋990间。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部分农户将窑洞房进行了重建和改建,有些已被县政府认定为县级历史建筑。如今的南流村在历届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华县以生态保护与人文背景为主题,结合沿线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典故打造沙河、颍河旅游景区,目前建设有李大庄乡农家乐园、叶埠口乡人民公社大食堂、西夏镇果蔬采摘园、逍遥饮食文化风情街、王富洲故里等停靠游乐点,规划沿岸特色绿植、亲水平台、水上旅游综合体等,系统展示西华县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打造沙河北岸与颍河两岸生态农业景观带,形成集水上旅游、观光农业、历史文化、特色产业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