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4-01-18 10:01
新华社客户端郑州1月17日电(记者 吴刚)
临近年关,正是粉条产销旺季,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奉母镇的一家红薯粉条生产车间,机器和鸣,打粉、和糊、攒芡……一片紧张生产的忙碌景象。
年产值近40亿元的西华县“爆款”美食——逍遥胡辣汤,近年迅速走进全国食客的视野,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原料——纯薯粉制作、口感劲道爽滑的奉母镇粉条,受到食客的青睐,随着逍遥胡辣汤知名度的上升,奉母镇粉条的销量随之增加。
游客在排队品尝逍遥胡辣汤。
为此,奉母镇建立新型红薯种植推广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红薯种植—红薯粉—纯红薯粉条全产业链发展,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加了收入。
近年来,针对市场需求变化,西华县调结构优布局、转方式促增收,提高农业要素配置效率,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加快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培育了奉母粉条、逍遥胡辣汤、黄桥蜜桃、东王营葡萄、艾岗小辣椒、大王庄韭菜、西夏小香瓜、红花苗木等农业品牌。如今,黄桥蜜桃、逍遥胡辣汤获评全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产品品牌、竞争优势和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
如今,西华县的17个乡镇和397个行政村有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其中特色种植类村庄161个、畜禽养殖类村庄77个、农副产品加工类村庄54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类村庄42个、逍遥胡辣汤等传统特色类村庄31个,“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初显成效,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为了让特色产品借助网络平台“走出去”,西华县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全覆盖的基础上,整合交通、供销、电商、快递等资源,形成了“场站共享、服务同网、资源集中、共同配送”的新模式,彻底打通家门口的“最后一米”。推进物流体系、电商平台、直播人才、特色产业“四位一体”电商村创建,每村搭建一个直播平台、培育一个知名主播、打造一个品牌网店、发展一个特色产业。
目前,西华县已培育电商示范村52个,培训电商人才1171人,年实现网上交易额约25亿元,销路畅通,让当地产品卖得更远、卖得更好,实现了群众幸福生活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