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华:“大锅菜”让村民操办红白喜事“如释重负”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2024-08-05 10:18

        夏先清

丧七、婚八、寿九,这是红白喜事待客的老传统,意为丧事七道菜、婚宴八道菜、寿宴九道菜。如今红白喜事虽不拘于老规矩,但也是荤素满桌、终成剩宴。而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这些正在被一碗大锅菜打破。

按照过去的习俗,一桌餐至少得花三四百元,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没有个四五万元下不来,用大锅菜办下来,管省个五六千元!”731日,东王营乡刘琛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张铜锤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大锅菜成为红白喜事新风尚后,全村群众每年能节省开支合计五六十万元。

刘琛行政村2019年开始推行大锅菜,是最早以大锅菜代替摆酒席的村之一。大锅菜’‘起来很有必要。张铜锤说,互相攀比是加重群众负担的主观因素。嫁闺女看谁家要得彩礼多,盖房子借钱也得盖高点,办红白喜事也要追求个排面,打肿脸充胖子,大家心里都叫苦。

长年从事包桌生意的奉母镇奉母行政村村民张培告诉记者,其实吃大锅菜并不寒酸。为了到点准时开席,大部分菜品都会采用预制菜和半成品,口感不佳,有量无质,容易造成浪费。而大锅菜所用的大肉、黄豆芽、豆腐、蘑菇等配菜都是新鲜的,经过炒、炖、煮,肉肥而不腻,菜软烂入味,不仅吃着爽口得劲儿,而且干净卫生、省时省力。

在推行大锅菜中,各村成立的红白理事会起了大作用,理事会成员许多是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退伍军人,在移风易俗上发挥着耆旧优势。同时制定出了《红白事服务操作规则》、《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小办或不办。

据聂堆镇古楼营村支部书记兼红白理事会会长王长付介绍,村里专门打造了村级固定厨房,配备大铁锅2个、瓷碗300个、简易铁桌20张、椅子200把,菜品都是大锅菜,用统一的宴请标准纠治了以前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的陈规陋习。除了就餐大锅菜,古楼营村村规民约还有不摆烟酒、办宴席不超过15桌、非亲属人情礼不超过100元、彩礼总数上限不超3万元等丧葬六条、婚庆六条倡议,村民的婚丧嫁娶、人情债负担减轻了,个个都说好。

按照以前的老传统,家里办个红白喜事得摆几十桌,连酒带菜一场酒宴下来就得花个几万元。自从兴了大锅菜,大家不再攀比,心理和经济压力都小了很多。提起近几年的变化,刘琛行政村村民刘长红深有体会。

7月下旬,聂堆镇前梁村村干部梁拥军为母亲办了殡葬宴。他说,亲朋好友来了200多人,统一吃的就是大锅菜,既尽孝、节俭,也为群众带了个好头,很有意义。

在移风易俗、纠治陈规陋习上,党员干部引领很是关键。因此该县聚焦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方面问题,严格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制度,推动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新时代文明风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碗大锅菜降低的是红白喜事成本,减少的是食物浪费,剔除的是繁文缛节,转变的是群众观念。当下,文明、健康、节俭的社会风尚正在成为新时代乡村风俗的主流。


责任编辑:小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