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头工尾创新业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4-03-01 15:28


在河南枣花面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刚磊心目中,要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让中国饭碗装满优质粮,前端是要建立优质的粮食生产基地,中端是要推动粮油精深加工,后端是要推进主食产业化。

河南枣花面业集团有限公司正是瞄准粮食产业的中端环节,加大科创力度,充分利用好每一粒粮食,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

“从小麦精选、配备、研磨、筛理、提取等环节,到生产出一袋袋优质面粉、淀粉、谷朊粉,以及抗生素中间体的主要原材料,整个生产线都是电脑在控制运行,车间工人是很少的。”河南枣花面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刚磊介绍。

2023年,枣花面业上马了总投资5.6亿元,年产30万吨小麦淀粉和8万吨谷朊粉的全智能工厂、“关灯”工厂项目。

现在,谷朊粉深加工、智能化配粉包装、沼气发电三大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已部分建成投用,打通了生产、加工、仓储、质量追溯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实时数据互通共享、24小时不停作业,人力成本节约90%,生产效率提升85%,小麦“吃干榨净”式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形成了闭环。

河南省西华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产粮大县,常年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30年前,孙刚磊的父亲孙广才乘借改革的春风,依托豫东粮仓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成立了早期粗放型小麦面粉加工企业——西华县枣花面粉厂,10年后改制为河南枣花面业集团有限公司。

孙刚磊大学刚毕业就来到公司,在质检部、面粉车间、淀粉车间学习实践,在生产一线加强历练,逐步掌握了公司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业务。2012年,时年26岁的孙刚磊成为了公司新的“掌舵人”。

2021年,河南省委提出了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孙刚磊看来,这是一个发展契机,也是一个发展指引。孙刚磊说:“做大传统产业,拓展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就必须要加快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枣花面业的今天。”

粮食是国之大者,也是民之大者,依托“农头”“粮头”,发力“工尾”“食尾”,就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

为此,枣花面业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等联合建立了产品研发中心,先后研发新品种30余个,实现了小麦的全价值利用,获得专利10余项,连续10年被省政府认定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此外,枣花面业还荣膺了全国和全省放心粮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河南省智能车间”、河南省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十面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雀巢在亚太地区所有工厂小麦蛋白的总需求量,我们公司供应占比达到八成,年创汇2000万美元以上。此外,我们在发展中十分注重科技引领,利用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再经厌氧化处理所产的沼气进行发电,每年可发电5000万度用于企业生产,经济且环保。”谈及公司发展现状,孙刚磊很是自豪。

如今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拓展产业链条,加工层次由粗到精,加工业态由少到多,加工链条由短到长,已实现年加工小麦30万吨,年产小麦粉24万吨,其中优质小麦专用粉12万吨,生产优质小麦淀粉8万吨、谷朊粉2万吨。

与此同时,拥有仓容20万吨标准粮食仓库,日处理1000吨工业废水工厂,集团公司下属有河南枣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枣花面业有限公司、河南枣花粮油有限公司、河南枣花进出口有限公司四家公司,是集小麦种植、存储、精深加工、清洁能源循环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团。

孙刚磊是河南省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近年来,他通过走访群众,听取意见建议,提出了《关于周口市本土企业享受招商引资企业政策扶持同等优惠的建议》等关乎企业发展和民生问题的建议。

“既然人民赋予我权力,我就要想方设法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这是人民代表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孙刚磊说。

2020年以来,枣花面业每年为农民流转土地5万亩,发展订单农业20万亩,且以每吨高出市场价200元的价格回收小麦。其间,免费为农户提供优质小麦品种、技术培训、农业保险等服务,帮助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

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通过入股分红带动268户困难群众每年每户增收2000元,带动797户、25473人获得金融分红。在捐资助学、关爱灾区群众、困难职工、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方面累计捐资1500多万元。

目前,枣花面业已成为西华县智能零部件生产和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与耕德电子、凯旺科技、双汇食品肉鸡全产业链等企业项目合抱迈向百亿级产业集群。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惟柔解吐丝。”孙刚磊表示,作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枣花面业将以河南省委深入实施“十大战略”为契机,抓住率先建成农业强市机遇,自觉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坚持走“以农为本、服务‘三农’,共同发展、共创和谐”的经营发展思路。

与此同时,枣花面业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和研发平台建设,培育新优势、增添新动能,推动粮食精深加工,为周口现代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河南贡献枣花面业的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李向东  通讯员  夏振华


责任编辑:小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