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华县:路路通乡村兴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4-07-10 08:45

         “晴天一脸灰,雨天泥沾腿,有坑有灰也有水。进不去、出不来,惹得群众心里烦……”提起前些年的通村土路,家住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张湾村村民杜春建用顺口溜打趣道。“现在俺村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都修了水泥路,不管啥车出得去、进得来。顺心路、致富路,路路通到民心中。”杜春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155公里,县乡道路层次分明、农村公路纵横交错,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支撑。

“要想富,先修路。”仍不过时。近年来,该县着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通了群众出行、电商进村、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激活了文旅、农特、物流等产业。

 

路通了,心气顺了

 

“现在这段路宽阔、平坦,视野也好。以前这段路坑坑洼洼、颠簸得厉害,会车也难,担心还糟心!”近日,常在省道223线跑车的司机赵红立说。  

赵红立口中的这段路仅长200米,由于其是西至临颍、北通鄢陵、东至商水的“咽喉”,重型车辆往来频繁,由此路面坑洼断裂严重,不仅通行效率低,而且安全隐患多,群众意见很大。去年,该县积极筹措资金,及时对含省道223线西华段在内的国道、省道进行了修复。

2023年该县新建公路40多公里,填补坑槽2596平方米,路面灌缝3751延米,完成路肩除草55公里,路林罩白60.394公里,路树修剪12.298公里,提升了通行能力、美化了通行环境。

 

路通了,文旅火了

 

在西华县黄桥乡颍河畔,有着一方河南省最大的连片桃园基地。每逢阳春三月,桃花竞相绽放,该县就会举办以万亩桃园为载体的赏游消费活动。

黄桥乡党委副书记胡永涛说,几年前游客规模数十万人次,近两年突破百万人次规模,随着游客猛增,活动期间每天有数千辆车驶入景区,以前的道路窄、少,自驾游客难进来,当地村民难出行。现在加宽增多后,既满足了出行需要,又促进了桃产业发展。

为使游人能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玩得好,该县围绕万亩桃园景区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道路,全长8.01公里,道路宽敞整洁,移步换景,驿站、公园、观景台、露营地等多达20余处。

据了解,该县近年来以乡村旅游道路规划提升为主线,充分挖掘整合文化民俗、健康养生等资源,有重点、有层次、有特色地打造“路畅景美”的路域环境,按照“一路一景”原则,采取宜林路段不同树种绿化、喷涂彩色沥青路面和彩色标、整修泄水槽及路田路宅分家等措施,有效将李大庄乡沙颍半岛、红花镇杜岗会师纪念馆、聂堆镇思都岗女娲城、东王营乡“林业生态园”等景区串联起来,形成了精品旅游路线,赏花经济、林下经济、避暑经济、采摘经济也“火”了起来。

 

路通了,产业旺了

 

“现在农村道路修得好,大货车可在地头直接装车,再运往附近的澳赫翔电商物流分装销售。俺今年14座棚的小吊瓜外运、销售都不愁!”种植户金纪伟说。

“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收购商的车能直接开到瓜棚门口,既方便了瓜农,也减少了运输成本。去年,全村250多户、610座大棚,实现了年人均增收2600元。”黄桥乡后石羊村党支部书记李智慧介绍说。

“车靠路行,村靠产富。”目前,该县利用较好的交通优势,在西夏镇展庄村、迟营镇孙庄村和红花镇龙池头村建成62000亩设施大棚小果型西瓜连片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周边13个乡镇(办)38个行政村种植,总面积达3.5万亩,产值近8亿元。

道路通,农业兴。近三年来,西华县累计投资4.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45.9公里,改建危桥40座,实现了全县所有乡(镇)通二级路以上公路,优化了农村公路网络结构,乡村道路、村组道路和田间道路互联互通,农村公路优良等级比例达88.28%,逍遥胡辣汤、大王庄韭菜、黄桥鲜桃、艾岗辣椒、皮营芦笋、奉母粉条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在交通优势加持下,也成了“叫好又叫座”的远销旺销农特品牌。

 

路通了,物流活了

 

“我们每天可销售一两吨面筋,全部走的线上,通过拼多多直销、抖音引流的方式赢得订单,再打包后通过中通快运、申通快递分发到全国各地,交易额1万多元。”位于聂堆镇轩那行政村的西华县昊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线上销售的杨贺说。

公路顺、网路通让企业再也不怕“巷子深”。这主要得益于该区开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形成了以邮政、供销、电商为基础,申通、中通、圆通、韵达、顺丰等快递物流公司为补充的“县级中转、镇级分拨、村级配送”的物流体系,结合“客货邮”融合发展,积极对接县邮政分公司开通邮路融合专线,代运快递下乡入村,盘活客车运力资源,有效促进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此外,该县还依托永康城乡物流公司加快建设流通加工中心、仓储配送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升级改造红花镇综合服务站冷库,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冷藏保鲜、仓储、分拨、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功能,促进“四好农村路”与农产品供应链、邮政、快递、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供、运、销”一体化全链条服务能力。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农村公路规划建设融入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当中布局,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公益性作用,推进‘四好农村路’+邮政快递+文化旅游+农特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让一条条农村公路嬗变为幸福路、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该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邵春雨如是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胜昔 通讯员 牛猛)

 


责任编辑:小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