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中心城区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来源:西华县人民政府 2021-03-02 10:06

  为适应新时期新常态下西华县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西华县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落实百城提质工程,更好地指导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 西华县中心城区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有关规定,控规报送审批前应进行公示,充分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修改完善后报上级部门审批。现对《 西华县中心城区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公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公示时间:2018年10月12日2018年11月22日(30个工作日)
    现场公示:西华县人民政府门前和西华县女娲广场

    网站公示:西华县人民政府网
    反馈方式:电子信箱zjjcjg@163.com
    咨询电话:0394-2539396

 

    要规划成果内容公示如下:

    一、规划背景
    党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就要求要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构建安居乐业的城市生活,间接的促进了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西华县人民政府在国家、省、市各项政策的指导下,重新审视西华县新时期的发展,着手编制新一轮的《河南省西华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并对西华县北部片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为实施《河南省西华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指导西华县北部片区的开发建设,统筹安排该片区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城市设施,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据此,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控规是对《河南省西华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的深化、细化和具体化。

    二、 规划范围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位于西华县城北部片区, 规划用地北至北华路,西临展辉路,南至教育大道、华兴大道,东至中都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3.899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30.55公顷。

    三、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安排居住人口2.63万人。

    四、 规划定位和规划目标
    规划定位:西华县北部片区是集教育、居住、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生态休闲功能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城区。其城市形象代表未来西华县城市建设的新成就,是西华县城对外展示的窗口之一。

    近期规划目标:启动建设新区的核心区,即文体中心的建设,以此带动整个城区的建设发展,重点加强规划区内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绿化景观、环保设施等基础设施工程和双狼沟防洪工程建设,同时,逐步展开安康大道沿线用地开发。

    远期规划目标:优化空间结构,将其建设成为居住和生活服务功能完善、商业市场发达、以文化娱乐、教育、体育、生态休闲等为功能特色的、生态景观环境优美的城市片区。

 

    五、空间结构布局

    西华县城北部片区的空间结构为:“两轴两廊一心三片”。

    “两轴” 以箕城路和南华路形成的发展轴。

    “两廊”由双狼沟和其引水干渠为主的沿河生态景观廊道。

    “一心”指文体中心。

    “三片”即西部居住片区、中部居住片区、东部居住片区。

    六、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

    本片区规划以居住用地为主,共规划居住用地76.5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3.19%。规划人口为2.63万人。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总计54.8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3.80%。

    片区内共规划2所小学,3所中学。规划用地面积为20.68公顷,占北部片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97%。

    在安康大道南侧,箕城路东侧规划布置体育用地,规划用地面积6.26公顷,占北部片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71%。

    规划1处医疗卫生用地,位于和谐路东侧,迟营路北侧,规划用地面积为5.50公顷,占北部片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38%。  

    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总计9.1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95%。

    4、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48.3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0.98%。其中城市道路用地46.80公顷,社会停车场用地1.56公顷。

    5、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公用设施用地0.6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27%。

    规划一处通信设施用地,位于文体路南侧,和谐路东侧。

    6、绿地与广场用地

    从创建园林式特色综合片区出发,此次规划了41.06公顷的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81%。其中从设置公园、完善道路绿化带、配置居住区游憩绿地等方面规划公园绿地30.00公顷。生产防护绿地总计6.10公顷。广场绿地4.97公顷。形成了以人民公园为核心、以东西横向的景观轴为绿色环链、组团放射状绿色步行空间串接组团绿地的绿化开敞空间。

    七、道路系统

    规划以发挥道路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适应不同功能层次交通的需要为原则,将规划区道路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主次干路是规划区的主要通道;支路为联系各功能用地,分流干路交通。

    主干路形成“三横三纵”的道路框架

    三横:安康大道、南华路、迟营路。

    三纵:箕城路、和谐路、周西路。

    红线宽度:主干路—50、45米;次干路—30;支路—20、15米。

    弹性支路——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道路布局理念,完善城区道路网结构,在北部片区内适当的增加支路,达到道路网密度的要求——在不改变交通规划的刚性内容的前提下,使地段内支路向主要道路开口区段确定,但线路设计留有灵活性。
    八、绿地系统

    规划绿地指标

    从创建园林式特色综合片区出发,此次规划了41.06公顷的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81%。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3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结合总体用地布局和城市特色,形成“点”、“线”、“面”相互渗透成网状的结构模式。

    4绿地控制

    公园绿地:规划公园绿地面积30.00公顷,占北部片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3.01%,公园绿地主要分布在文体中心和引水渠两侧等

    防护绿地:规划防护绿地面积6.10公顷,占北部片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65%。

    附属绿地:附属绿地指居住、公共设施等各类建设用地中的绿化用地,虽不参与总体规划用地平衡,但由于它量大面广,对于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美化城市环境作用重大。因此规划对各单位提出绿地率控制要求:

    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绿地率≥35%;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绿地率≥25%;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率≥35%;公园绿地,绿地率70%-90%.

附图:

07北部片区控规用地-Model.jpg

08北部片区控规功能-Model.jpg

11北部片区控规绿地-Model.jpg

14北部片区道路-Model.jpg

责任编辑:(西华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