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各位副主席、各位委员:
现将西华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报告如下,请提出批评意见。
在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对政府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县政府将168件提案分别交给了37个政府部门进行办理。经过各承办单位4个多月的努力,所有提案全部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并书面答复委员。经统计,提案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92件,占总数的54.8%;所提问题已被采纳,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有68件,占总数的40.5%;所提问题因客观条件限制或其他因素暂时不能解决的有8件,占总数的4.7%。从委员反馈意见看,对办理结果满意的有153件,占91%;对办理结果基本满意的有15件,占9%。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大致分为三类:
(一)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88件,占提案总数的52.4 %,主要是:
如:张文颜委员提出的“关于支持西华物流快递聚集融合发展”的提案。今年以来,县政府将物流快递体系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大力推进物流快递进农村,切实解决好“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问题。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组织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与周口市邮政分公司签订《西华县三级物流体系建设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牵头制定《西华县加快邮政快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由县政府办公室下发。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直相关责任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加快物流快递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其中县商务局牵头负责县快递物流产业园建设;县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乡镇快递公共配送站建设;邮政公司负责村级快递服务点建设的实施与推进;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乡站、村点”建设具体落实;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助落实,为邮政快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引进物流企业,整合场站资源。按照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完善邮政快递基础设施的原则,依托黑豹物流园区一期占地面积69亩,入驻有申通、中通、圆通、韵达、极兔、京东等6家快递企业,扩大二期占地面积22亩、永康物流园区占地面积37.3亩、县邮政生产处理中心占地面积29亩,基本达到200亩的建设标准。截至目前,建成并运营县级物流中心2个,入驻中心企业38家;二是通过利用邮政公司现有资源实施改造,复用永康物流在乡镇的站点进行整合利用。目前,已建成乡镇快递公共配送站15个,在建1个,实现运营8个,完成计划任务的94.1%。自8月份运营以来,乡镇快递公共配送站累计收发快递、邮件96万余件,日均1.6万件。村级快递服务点已建设完成424个,完成占比任务的100%。截至目前,村级快递服务点累计收发快递、邮件120万余件,日均达1.1万件。三是推进快递寄递物流进村,助力客货邮资源整合。近期,县交通运输局、邮政分公司、周运集团西华分公司通过客货邮一体化,在前期址坊镇、奉母镇、红花镇、艾岗乡等4个乡镇实现交邮合作的基础上,以城区为中心分别新增加西华-叶埠口乡、西华-西华营镇等2条线路,共涉及6个乡镇,使交邮合作的乡镇达到10个。下一步,县政府将高标准谋划县级园区建设工作,加快县级快递物流产业园建设进度和邮政冷链仓库建设,积极推进黑豹物流园区二期建设,力争2023年初改造完成全部乡镇快递公共配送站工作任务。同时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业和邮政快递业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双方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融合,构建畅通便捷、经济高效、便民利民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打下坚实基础。
如:毕宏伟、冯双丽等委员们提出的“关于改善我县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提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2022年以来,国家省市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相继召开高层次会议7次,把治理“六清”,整治“六乱”成果作为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依据对各县市区和各乡镇、办事处进行考核评定。我县按照省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要求,年内设立300万元的奖补资金,举全县之力,对沿主干线、高铁高速沿线、废旧坑塘、沟渠桥下、房前屋后、大街小巷、死角地带等区域内垃圾和残垣断壁进行全方位清理打扫拆除。今年以来,我县由县四大班子处级领导带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顶烈日、冒酷暑,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入村访户,相继进行周观摩评比8次,召开月点评会议5次,3个专项督导组直接入村督导长达240余天,上报省市专报和信息232篇,印发督查通报123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第三季度全市人居环境集中观摩评比中,我县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下一步,我们将责成各乡镇、办事处持续发力,对辖区内盲区和短板再排查、再清底;责成督导组加大日常督查巡查力度,逐村进行拉网式排查,找准问题,找准症结,全域开展,上下联动,新旧同治,限时清零;责成县农开公司在原有35辆清运车辆的基础上再增加30辆,开足马力,日夜兼程,确保县域内垃圾日产日清、无滞留。
如:袁俊婷委员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提案。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关系着民生福祉、关系着城市形象、关系着城市的长远发展。近年来,省市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老旧小区改造文件政策后,西华县委、县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决定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2年我县共投资650万元,涉及居民住户223户、2.13万平方米的交警队家属院、县医院家属院、纺织品公司家属院等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改造内容涉及老旧小区道路地面硬化、给排水、绿化亮化、破旧围墙、大门更新、屋顶防水、楼梯间及公共部位的修整装饰等各项基础设施;2023年-2025年我县已纳入国家改造计划项目库的老旧小区6个,分别为服务公司家属院、工商局二号院、农行家属院、二高家属院、车站家属院、农机家属院。近年来,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有序开展,一些老旧小区正在脱胎换骨,重新焕发活力,让更多的居民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如:贾合军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提案。连年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抓手,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县政府每年对各乡镇粮食生产情况进行考核,重点考核“粮食面积和产量”,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严格落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以来,投入资金8080万元完成建设高标准农田5.2万亩;投入资金5982万元在各乡镇实施水毁高标准农田应急修复项目,累计完成14.17万亩受灾水毁农田、沟渠、桥涵、机井设施修复重建工作。三是积极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2022年我县累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02亿元,全县小麦种植面积达103万亩,平均单产580公斤,实现总产59.68万吨,较去年相比,平均单产提高29.3公斤,总产增加3.01万吨,增幅为5.3%。
如:陈静委员提出的关于“尽快更新城区主要干道隔离护栏及道路标线”的提案。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重要的基础性设施,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努力抓好道路建设,对城区多条主干道路段进行了维修改造,使城区道路交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022年完成了对城区迎宾大道、安康大道、箕城路、青华路、逍遥路、华泰路、昆山路、长平路等15余条道路进行综合提升改造任务,改造内容以提升道路综合功能为目标,主要包括路口渠化、路面修复、人行道改造、增设隔离护栏和双侧路灯照明升级等基础设施。目前,城区道路综合提升改造共修复路面24.3万平方米,改造人行道2.7万平方米,增设导流岛10个,设置隔离护栏3000余米,提升改造路灯597基,改造提升道路路面已全部施划道路标线。下一步,县公安交警部门将对城区道路隔离护栏进行整改优化,逐步提升城区护栏防撞性能及质量,并加大对车辆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切实提升道路安全防护水平,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如:廖鸿智委员提出的关于“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的提案。“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和谐,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县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工作,责成县教体局、市场监管局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加强学校食堂日常监管工作,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一是严格落实学校主体责任。督促学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校长(园长)负责制和校长陪餐制,刚性要求学校每周进行食品安全自查1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配齐配强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县工作组每月实地抽查1次,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置预案。二是完善学校食品安全制度。督促各学校成立膳管会,膳管会由学生、家长、教师代表等组成,行使对食堂的检查、监督、评议、价格听证、满意度测评等职能,同时落实学校食堂原材料采购、菜谱、价格公示制度,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公众意见箱,接受家长和社会各界监督,切实做到以公开透明推动学校食堂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管部门共组织学校食堂食品抽检236批次,快检178批次,同时联合县教体、卫健、公安等部门开展春季、秋季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3次,检查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977家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7份,立案5起。截至目前,我县全年没有发生一起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学校食品安全防线得以有效筑牢。
(二)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有72件,占提案总数的42.9%。主要是:
如:刘作栋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提案。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是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设美丽中国、魅力西华一直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县政府高度关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并接续努力实现我们的家园天更蓝、水更绿。一是积极争取专项资金。近年来,我县先后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1个。目前,11个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效果良好;其余10个已全面完工,近期将调试运行。二是加快项目申报进度。申报项目3.6亿元,主要用于新建16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255公里。目前,该项目已顺利进入PPP项目清单库,正在编制两评一案,已经完成土地初步选址、可研报告批复等前期手续。三是立行立改现存问题。2022年,经过全面排查,我县农村黑臭水体共计148处,通过组织乡镇清理生活垃圾、控源截污,投加除磷菌、除臭菌、生石灰等方式,已经全部完成治理任务,在近几次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观摩中未发现水体有恶化趋势。
如:马亚杰委员提出的关于“增设城区公共停车场”的提案。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日益增加,停车问题关乎城市的宜居、活力与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城市发展和百姓民生的社会问题。为完善区域内公共停车需求,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我县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布局公共停车场,加快建设公共停车场项目。一是积极施划停车位。近年来,县公安交警部门在不影响交通通行的道路积极施划停车位,目前,已累计在城隍庙路、箕城路、青华路、教育大道、迎宾大道、安康大道等15条主要干道施划了4000个临时停车位,同时县万果园停车场、老党校院内停车场、银座停车场已全部启用,及时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二是积极谋划大型停车场。县自然资源局按照已批准的城乡总体规划,到2030年规划停车场用地72.23公顷,届时可满足2.5万辆车停放需求;三是积极新建社会停车场。目前,我县城市道路系统(含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已基本完成修编,近期将建设胡辣汤产业园南侧和大富城西侧社会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建设事关“畅通西华”建设大局,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县政府已责成县自然资源局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努力打造畅通有序的城区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如:付国鹏委员提出的关于“农村农网改造”的提案。农村农网升级改造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县供电部门以农村“生活用电得到保障,生产用电基本解决,农村电网普遍改造”为主要目标,以全面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为抓手,持续加快农电改造建设步伐,不断提升经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电力保障。2022年县供电公司累计投资7003.83万元,计划在黄桥乡、清河驿乡、艾岗乡、迟营镇、大王庄乡等20个乡镇完成168个配电区升级改造和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93.114千米任务。截至目前,黄桥乡、大王庄乡、清河驿乡等16个乡镇已完成83个配电区升级改造和10千伏线路50.687千米任务;剩余田口乡、西华营镇、奉母镇等乡镇改造任务计划2023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如:胡建威委员提出的关于“奉母镇址沟路拓宽项目立项”的提案。该项目总投资8891万元,路线全长13.8公里,技术标准为二级公路,设计时速为60km/h,起点位于址坊镇与省道S330平面交叉处,与国道G344平面交叉处结束。目前,该项目已经发改委立项批复,沿线桥梁加宽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主体路面正在进行路基施工,整体实施进度已完成40%,项目计划2023年上半年完工。
(三)因目前条件限制或其它原因暂时难以解决的有8件,占提案总数的4.7%。主要是:
如:陈彦君委员提出的关于“筹建西华县室外游泳基地”的提案。随着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目前我县体育设施建设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求,个别运动项目严重缺乏规范场所,我县游泳项目就是其中之例,但这项工作不可急于一时可以解决的。首先设立室外游泳场所必须要全面执行国家和省市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场地、设施设备、水质、卫生环境和安全保障等基础设施符合规定要求,同时户外游泳场所的规划、建设和后期的经营、管理、维护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在多方面进行协商沟通,加之受我县财力薄弱影响,目前,修建室外游泳基地条件尚不成熟。对于这些提案,承办部门及时加强了与委员们的沟通,在做好耐心细致解释的同时为解决问题继续努力,委员们表示理解。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夯实办理责任。在2022年提案办理过程中,县政府主要领导对168件政协委员提案进行逐一签批,并提出明确要求,力争件件提案让委员和群众满意;各位副县长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提案,在承办前均认真审阅提案内容、提出办理答复指导性意见,在承办中特别是对重难点提案,亲自协调落实;各承办单位也都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了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督办、综合科室协调督促、业务科室具体办理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办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机制,规范办理流程。在提案办理工作中,各承办单位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做到了大部分提案均在调查研究后答复和协商沟通后答复模式。做到了将答复内容与提案所提意见对照,看答复是否对题,措施是否对症;做到了将要求解决的问题与客观条件对照,看是否符合现实情况,有无解决条件,能否创造条件加以解决。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各承办单位都能按照办理工作流程,从转办到真正落实,从线下办理到线下线上齐办理,在办理效率和办理质量上,较往年都有所提高。
(三)突出问题,注重办理实效。一是加强与政协提案委员会的联系。及时沟通提案办理信息,了解委员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办理工作态度。二是加强与承办单位的联系。及时沟通答复意见及相关要求,协调工作步调,促进提案办理准确、及时、到位。三是加强与委员们的联系。凡能解决或具备条件解决的,抓紧解决和落实,给委员一个满意的答复;对应解决但因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解决的,制定计划,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因政策上限制等无法解决的事项,积极向委员进行解释说明。
(四)强化督查,提高办理质量。县政府在2022年向各承办单位下发了由县长和主管副县长签批的提案办理意见和要求,把办理工作列入了专项督查内容。从2022年10月中旬开始,为确保提案按照时间节点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办理任务,政府督查室邀请政协提案委员会领导,充分发挥联合督办作用,适时进行催办。先后对县交通局、城管局、公路局、教体局、财政局、公安局、农业农村局等25个办理单位进行专项督办,及时了解办理工作进度,协调解决办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
一是政策资金因素制约。如委员们提出的修建室外游泳基地、建设逍遥胡辣汤博物馆等提案,这些提案均需要大量资金作后盾,由于缺乏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加之县级财力有限,造成这些提案在短期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二是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在县十一届政协一次会议期间,共收集委员合理化提案168件,按照相关程序要求,县政府逐一进行了办理意见签批,但针对一些棘手难办的提案深入研究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存在个别提案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三是业务水平仍需提升。由于个别单位工作人员调整频繁,造成办理程序不熟练,答复格式不够规范,直接影响办理质量和效果,承办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四是联系沟通亟待加强。在办理工作中,有的单位主要领导未能亲自联系、走访委员,只是让单位副职或股室负责人进行联系、走访,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交流不够。
四、下步努力方向
(一)提高认识,强化重视程度。县政府及各承办单位务必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件提案都是政协委员深入调研的结晶,凝聚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智慧和担当,代表着广大基层群众的心声和愿望、呼吁和诉求,我们要时刻保持“寝食难安”的焦虑感,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办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把这项工作办实办好、办出成效。
(二)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对一些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提案,我们将根据部门职责,分口研判,必要时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案。各承办单位也要把提案办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确保办理效果经得起检验。同时,县政府将加大协调力度,坚决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促使各责任单位真正形成办理工作合力。
(三)细化措施,提高办理质量。提案交办后,我们将责成各承办单位精准把握委员意图,在抓实、抓细、抓深上下工夫,着力完善办理工作的统筹、协调、督办、反馈、跟踪和落实等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办理质量。对一些政策外或当前一段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坚决做到办前、办中、办后与委员进行反复沟通,多听委员意见,征得委员理解和谅解。
(四)加强督查,确保办理效果。县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提案的跟踪督办力度,对办理工作适时开展“回头看”,对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A类提案实施跟踪督查,巩固办理成果;对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B类提案进行认真梳理,创造条件、克难攻坚,争取尽快办理。通过日常督办,切实做到答复与办理一致,确保办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主席、各位副主席、各位委员!“路虽远,行将则至;事虽坚,做则必成。”全面做好提案办理工作是县政府各部门职责所系、工作所需、群众所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接受政协委员们的监督,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虚心听取委员意见,广纳群言、恪尽职守、砥砺奋进、克难攻坚,把提案办理工作与政府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提高提案办理成效,努力谱写新时代西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真正让委员满意、让群众放心,更好更快促进西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