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2020-2035)》公示
作者:(西华县人民政府)
来源:西华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4-28 09:27
字体大小:【 打印

为落实中央、河南省、周口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要指示精神,促进西华城乡空间协调发展,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有序引导西华县县域村庄规划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特制定《西华县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2020-2035)》。

现《西华县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2020-2035)》编制已基本完成,即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程序报批。在上报审批前,现依法向社会公示,征询广大群众宝贵意见。

一、公示时间:2021年1月4日-2021年2月2日

二、公示方式:西华县政府网站公示

三、公示意见反馈方式

1、书面反馈:可寄信件至西华县自然资源局城乡建设规划股(将军路南段路西)

2、网络反馈邮箱:xhcxgh@163.com,请注明“规划公示意见”字样,并留下相应联系方式;

四、咨询电话:0394-2109221

五、公示规划方案简介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2020-2035年。

近期:2020-2025年;

远期:2026-2035年。

(二)规划范围

西华县下辖9镇:址坊镇、东夏亭镇、逍遥镇、奉母镇、西华营镇、西夏亭镇、红花集镇、聂堆镇、迟营镇,8乡:叶埠口乡、艾岗乡、大王庄乡、李大庄乡、清河驿乡、黄桥乡、东王营乡、田口乡,4个办事处:娲城办事处、昆山办事处、箕子台办事处、皮营办事处,辖区范围内共399个行政村,990个自然村。2019年年末全县总人口98.56万人。本次规划范围为西华县行政辖区范围内的399个行政村。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总体发展目标: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重要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奋进,实干兴县”的总基调,从传统农作区的基本区情出发,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和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创新传统农作区城镇化发展路径,坚持工业突破战略,外引内升并重,探索农工互促、城工互兴、城乡互补的“三互”发展新模式,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城,建设“生态西华、宜居西华、创业西华、魅力西华”。

近期目标:到2025年,县域城乡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乡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远期目标:到2035年,全县所有村庄基本建设成为“四美乡村”,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示范效应得到彰显。

村庄分类布局:综合考虑西华县村庄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针对不同区域的乡村发展特点,综合考虑建设形态、居住规模、服务功能、历史文化等因素,同时依据村庄发展评价结果,以保护优先、分区分类为基本原则,本次规划将西华县县域17个乡镇399个行政村分为5类: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和整治改善类。

1、城郊融合类村庄:主要是指城镇开发边界以内的村庄。此类村庄应逐步推进村改居、农民转市民,融入城镇功能网络。本次规划此类村庄共计65个。城郊融合类村庄原则上不再单独编制村庄规划,应按照城镇开发边界以内的详细规划要求进行管控。优先享受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按照基础设施城镇化,居住管理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的标准推进建设。

2、集聚提升类村庄:主要是指产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较好、村庄规模较大、位于交通干线或旅游线路沿线和发展潜力较好的村庄。此类村庄重点应完善设施配套、明确产业发展指引政策,提高、增强人口吸引力和村庄活力。本次规划此类村庄共计70个。集聚提升类村庄按照导则要求优先编制村庄规划,以最为齐全的生产生活项目配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并依托不同的产业特色,发展一村一品,可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用于村民居住、公益设施、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新增宅基地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

3、特色保护类村庄:具体包括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其他特色资源丰富或经确定具有保留价值的村庄。此类村庄应采取保护和开发并重策略。本次规划此类村庄共计26个。特色保护类村庄按照导则要求优先编制村庄规划,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编制,以保护发展为主,明确历史文化资源与风貌管控内容,推进历史文化传承。村庄可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用于村民居住、公益设施、文旅产业等用地,新增宅基地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

4、搬迁撤并类村庄:主要是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此类村庄应采取搬迁撤并入其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庄或城镇区的发展策略。本次规划此类村庄共计1个。搬迁撤并类村庄原则上不再单独编制村庄规划,只制定村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重点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建设空间,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空间及其他需要管制的空间提出管控要求和规则。

5、整治改善类村庄:主要为发展潜力一般,有一定规模,但村容村貌有待提升的村庄。此类村庄应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基于人居环境提升,以开展村庄综合整治为主。本次规划此类村庄共计237个。整治改善类村庄按照村庄规划建设要求,不再新增建设用地。编制以整治内容为主的村庄规划,新批宅基地应优先选择村庄内部闲置建设用地,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重点,稳步推进农村污水垃圾整治,“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的提升,补齐公共设施短板,维持最近本的生活需求。

近期建设内容:按照突出重点、次第展开、逐步提升的原则,制定村庄布局规划分期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主要对特色保护类、集聚提升类村庄等具有特色资源、发展条件较好、区位优越的临路、具有产业支撑的村庄进行改造,同时对人居环境展开综合整治。2026-2035年:对县域其他未涉及的村庄进行全面改造。

六、公示的主要图纸

1、区域位置图

2、相关规划衔接图

3、县域村庄分布现状图

4、县域产业规划图

5、县域村庄分类布局规划图

6、县域给水工程规划图

7、县域污水工程规划图

8、县域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图


附件:

01区域位置图-Model.jpg

02相关规划衔接图-Model.jpg

03县域村庄分布现状图-Model.jpg

04县域产业规划图.jpg

05县域村庄分类布局规划图-Model.jpg

06县域给水工程规划图.jpg

07县域污水工程规划图.jpg

08县域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图-Model.jpg



责任编辑:(西华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