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入境水均属淮河流域的沙颍河水系。具体划分为三个流域,西部为沙颍河流域,其支流有柳塔河、南马沟、北马沟、乌江沟、鸡爪沟、清泥河、鲤鱼沟、清流河、重建沟等,排水面积518平方公里,占县境内排水面积的43.8%;中部为贾鲁河流域,主要支流有双狼沟、七里河等,排水面积160平方公里,占县境内排水面积的14.9%;东部为新运河流域,主要支流有洼冲沟、清水沟、黄水沟等,排水面积394平方公里,占县境内排水面积的36.8%。县境内总排水面积107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9.8%。多年平均年过水总量为36.65亿立方米。按利用率5%计算,年平均可利用过境水1.83亿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西华县地表水资源主要靠降雨和上游外来客水。多年的自然降水统计资料表明,年平均降水总量8.85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38.31亿立方米。地表径流表现特点为径流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与降水分布一致,径流多集中在夏秋季节的雨季。
【地下水资源】西华县县内地下水储量比较丰富,埋藏较浅,补给容易,水质较好,便于开发利用,宜于发展井灌。据抽水试验,全县平均单井出水量59.8吨/小时,其中,贾东区62.5 吨/小时,贾西区61. 5 吨/小时,颍西南区55.4吨/小时。从单井出水量看,三个区浅层地下水都很丰富,但是由于富水性能不同,贾东为大水量区,贾西属中水量区,颍西南属中小水量区。
由于浅层水的动态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河渠入渗、人工开发及潜水蒸发等因素影响,其类型为入渗-蒸发型或入渗-开采-蒸发型。因7~9月份雨量集中,地表入渗加大,开采量减少,地下水开始回升,到3月春灌以后,水位又开始下降。实测资料证明,县内地下水位11~12月为最高时期,6月份是最低时期,水位变幅在0.5~1.2米,按水均衡法计算,西华县多年平均地下水综合补给2.21亿立方米,消耗量1.99亿立方米,余0.22亿立方米;旱年补给量1.64亿立方米,消耗量2.51亿立方米,缺口0.87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