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西华县人民政府接到周口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后,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专办,结合我县存在的整改任务,逐条对照问题,细化分工,明确责任,进行了整改。现将督查反馈问题及整改方案汇报如下:
一、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解决方案
(一)整改目标:2020年秋季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之后不得再新增超大班额;到2022年全面实行按标准班额办学。
(二)整改措施
1.狠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项目,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通过扩建或新建增加学位。计划通过新建红花路学校、第三实验小学增加班级84个,可增加学位3780个;改扩建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增加班级36个,可增加学位1620个;腾建西华县第二实验小学增加班级12个,可增加学位540个。目前,城区及局直学校共缺学位4803个,项目实施后可以增加学位5940个,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
2.严把招生入口。一是继续强化学校招生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继续遵循划片招生、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权利。完善学校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学校招生行为监管,建立中小学班额状况报告制度,加强专项督导检查,及时掌握中小学生数量变化情况、适龄学生入学情况,杜绝出现新的大班额。
3.严禁违规择校。严格落实“零条子”“零择校”要求,严禁以任何名义“插班”“借读”,严禁非政策性择校。公办或民办学校一律不得招收择校生,不得招收借读生,不得通过文化课考试选拔招收新生,不得划分重点班。
4.优化资源配置。以破解“城镇挤”“农村弱”为目标,统筹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有效化解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加大农村初中、中心小学和规模较大的村小的建设力度,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改革,加大对薄弱学校与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建立教研员、名师长期蹲守乡村学校制度,全面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稳住乡村学校生源,吸引学生回流。
二、高中阶段大班额问题解决方案
(一)整改目标:到2019年底,全面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持续下降。在校生与教职工比例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到2020年底,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10%以内,并根据当年实际需要增配选课走班教室。在依据国家规定标准完成教职工配备的基础上,按5%左右的比例增配走班教学所需教师。到2021年底,全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配齐所有选课走班教室。在依据国家规定标准完成教职工配备的基础上,按不低于10%的比例完成走班教学所需教师增配任务。
(二)整改措施
1.加快项目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在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计划实施普通高中改扩建项目。从2019年开始,改扩建三所普通高中,可新增班级69个,增加学位3450个。新增图书、仪器设备总值1773万元,为普通高中配齐必要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
2.加大经费投入。落实普通高中建设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建设工程和设备采购。
3.加快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普及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根据编制标准核定教职工编制,为学校及时补充配齐教师,特别是短缺学科教师。加强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力度,探索建立校际之间教师共享机制,盘活用好教师资源。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多种方式开展高中阶段教师培训。
三、政府投入不足,民办教育占比过大
目前,西华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为95226人,民办中小学共13所,在校生13610人。公办幼儿园 186所,在校生22000人,民办幼儿园105所,在校生17628人。从公办义务教育学生数和民办学校占比看,我县比例较低,不存在民办学校占比过大问题。
四、教师队伍存在空编现象,有编不补
根据我县教师编制实际,积极做好农村特岗教师的招聘工作,及时补充到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去。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缓解城镇学校教师及紧缺学科缺教现状,我县成立了教师公开招聘领导小组,在西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每年根据编制空缺情况,带编招聘一批中小学教师,切实实现缺编即补的工作目标。
近三年西华县共招聘特岗教师790人,招聘高中教师90人,幼儿园教师71人,特教教师3人,初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89人。
五、普通高中、幼儿园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没有做到只增不减
1.普通高中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没有做到只增不减:因我县近年来加大普通高中投入力度,不断完善高中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的改善了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基本完善。2018年县本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上级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资金相应减少。
2.幼儿园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没有做到只增不减:因我县近年来加大公办幼儿园基本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的改善了办学条件。2018年县本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上级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资金相应减少。
根据中共西华县委文件(西发20193号)精神,西华县政府决定从2019年9月起,加大本级财政对教育投入力度,确保普通高中和幼儿园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做到只增不减,落实“两个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所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有所提高)和“三个增长”(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六、普通高中仍有债务余额
由于历史原因,全县各普通高中债务沉重。10年来,各校从捉襟见肘的公用经费中挤出资金,已累计偿还4000多万元,目前债务仍有1500万元。根据中共西华县委文件(西发20193号)精神,该债务由县财政负担,从2020年1月起,两年内偿还全部本金和利息,全力化解高中债务。
七、教育附加费存量过大
我县在2019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建过程中,已足额补齐2016年至2018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共计3077.21万元,主要用于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改善。
八、教师培训经费没有足额拨付
县在2019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建过程中,已足额补齐了2016年至2018年教师继续教育经费1630.94万元,主要用于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九、土地出让金净收益计提10%没有足额拨付教育部门使用
我县在2019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建过程中,足额补齐了2016年至2018年计提教育资金并拨付教育部门4517.93万元,主要用于全县中小学校基本建设支出。
十、关于民办中小学党组织未实现全覆盖问题
一是摸清底数。经过核实,西华县现有民办学校119所。其中民办幼儿园所105,小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其中建立党支部的民办学校主要是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未建立党支部的114所。二是因校制宜。对于未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的民办幼儿园、小学采取以乡镇中心校属地管理的模式,选派党建指导员和调剂党员、优先招聘党员保育员的办法参加基层组织活动,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目前已选派政治硬、党性强的76名党建指导员,调剂和招聘38名优秀党员教师实现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三是定期开展组织活动。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要求,对全县各中小学(含民办)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培训,定期上好“三会一课”,确保党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十一、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做到依法办学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在学校的全面落实,做到秩序井然,风清气正,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具体做到以下工作:强化学校责任意识,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渠道招生宣传,增强收费自觉性,接受社会监督;坚持做好校务公开管理,建好校务公开台账;严格执行收费规定,主动公开收费项目、标准,不乱收费;加强家校联系,和家长加强工作交往,让家长了解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提高对教师的学习培训效果,教师积极参加文化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阳光招生,做到不提前招生,不掐尖招生;按政策落实好外来农民工子女新生入学和转学工作。
2.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一是巩固治理成效。县政府牵头,教育、市场监督、公安、消防、民政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各单位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并适时召开通气会,巩固上阶段治理成效。建立问责机制,压实责任,加大整改力度,巩固治理成果,坚决防止反弹,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二是规范服务平台。按照要求,完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及时录入、发布,更新信息,加强监控;制定《西华县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指导标准》,推动校外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三要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科学理性的教育方式和观念,指导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办理相关证照,引导广大学生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四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根据县政府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安排,定期不定期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抽查、实地督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消防设施、师资力量、办学行为等的监管力度。
2020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