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服务辖区居民,解决好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娲城街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多措并举践行服务群众初心,用心用情做好便民服务,着力在事项标准化、办理便利化、服务精细化上下功夫,以“单点突破”带动“整体联动”,力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加全面、便捷、周到。
一、高位推进,整合资源,构筑便民服务平台
该街道高度重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服务多元化、便捷化、优质化的需求。按照“整合资源、集中办公、透明办理、规范操作”的原则,设置导向服务、信访接待、劳动保障、民政、计生、司法、党建、土地7个便民服务窗口,统一配备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档案柜、长凳、饮水机等硬件设施,全部实行自动化办公。精选服务意识强、政策知晓广、业务水平高的干部进驻中心窗口办公,为办事群众提供无偿、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截止目前,新增入党积极分子17名,培养发展对象6名,专题研究党建工作8次,召开党员大会12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8次;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168人次;办理一胎、二胎准生证129户;新增城乡低保17户、20人,清理取消低保对象45户、53人,全部做到了动态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开展临时救助39人次;为5人申报医疗救助,为6位困难残疾人申报生活补贴,为9位重度残疾人办理护理补贴,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生活;大力促进稳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89人,办理失业再就业26人,落实开业补贴申请6家,完善小额担保贷款59份;进一步规范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管理,办理城乡居民到龄人员待遇申领56人,死亡人员终止手续26人,办理新参保申请11人。
二、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在健全机制上做细,在规范管理上做实,健全便民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对外、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结”的运行机制。一是制定了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负责人岗位职责、AB岗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全程代理办法、限时办结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廉洁服务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将各项工作制度、服务内容、服务流程上墙,统一摆放《岗位工作牌》,切实增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二是成立领导监督机构,通过设立群众举报电话、创办廉政监督意见箱,完善了便民服务中心监督体系。三是向群众印发《娲城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手册》、《便民服务联系卡》等2000余份,提高了群众对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知晓率和监督意识。四是根据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养老保险办理、社会保障卡办理、城乡低保初审、计生证件发放等业务,实行“即办件直接办理、承诺件限期办理、联办件联合办理、答复件经主要领导或班子会议研究后给予答复”。所有服务事项均做到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岗位职责、经办人和监督方式“八公开”。通过狠抓制度落实,实现了常态化、规范化服务。
三、创新思路,优化服务,打造暖心服务中心
坚持创新举措,优化服务,推动便民服务向纵深发展、向最前沿延伸。一是在服务内容上做到日常服务与深层服务相结合。在服务窗口设置上,既有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准生证办理、低保金发放等日常性服务,更有就业创业帮扶、农业技术指导、矛盾纠纷化解等深层次服务。同时推行“微笑服务”,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打造暖心服务中心。二是在便民服务中心管理上实行岗位定员与班子成员带班相结合。坚持日考勤、月考核、季评先、年总评的考核管理模式,并将考核管理情况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奖惩评优等直接挂钩,营造了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坚持班子成员轮流值周制度,便民中心工作人员不能处理的棘手问题由值周领导及时解决。三是为年长者、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开设了“便利通道”,提供便利预约、帮办代办、上门办理等服务。同时,设置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企业和群众遇到的不敢办、不好办、不给办等难题找到解决突破口。这是娲城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也是以“小窗口”展现娲城街道便民服务工作“大文明”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娲城街道将继续关注民生事件,聚焦“小建议”背后的“大民生”,努力提升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将持之以恒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及时听取收集居民群众意见诉求,把小事办好、把好事办实,通过贴心优质暖心服务,努力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