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农业强县建设目标,推广应用秸秆高效利用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大气质量,打通秸秆沃土还田—秸秆收储—饲料化利用链条内的堵点,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进一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政策依据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的通知》(豫财农水〔2024〕89号),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起草过程
2025年5月,西华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依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牵头起草了《实施方案(初稿)》,同时形成《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025年5月下旬,向各有关单位(企业)征求意见,我中心根据反馈意见和多方面综合考量,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向县有关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形成会议送审稿,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2025年6月26日,经县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四、主要目标
围绕我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着力推广秸秆深耕还田,提升耕地质量。实施秸秆收储离田、饲料转化,壮大“秸秆变肉”产业。通过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加快构建秸秆综合利用与耕地地力提升长效机制,力争2025年底全县基本形成以秸秆深耕还田、秸秆收储、秸秆养殖为架构的多元化利用格局,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五、实施内容及补贴标准
一是开展秸秆深耕还田。围绕农业强县建设,计划在清河驿乡、东夏亭镇、西华营镇、聂堆镇、田口乡等5个乡镇为项目实施区域,拟深耕还田面积8.4万亩,每亩补助45元,投入补助资金378万元;对项目实施亟需的农机装备予以补贴,实行“优机优补”,先购后补,单台农机具补贴金额不超过总价格的45%(以市场价为准),拟投入补贴资金95万元,资金用完为止。在秸秆深翻还田项目实施区,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秸秆高效还田千亩展示区。
二是开展秸秆标准化收储点(中心)建设。县域内从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收储的涉农企业、家庭农场、养殖场、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占地面积15亩左右,年秸秆收储量达到5000吨以上的标准化秸秆收储点3个。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进行补贴,建设标准符合《河南省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点建设技术导则(试行)》规定要求,每个收储点补贴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的30%,单个项目企业最高补贴不超过8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与标准化收储点能力提升或改扩建建设的相关投资,计划投入资金240万元。通过财政扶持进一步提升企业收贮运能力。
三是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以养殖企业、养殖合作社为主体,开展秸秆收储—畜禽养殖—有机肥生产—农田培肥等秸秆产业链体系建设,通过给予饲料化过腹还田补贴,调动养殖企业开展秸秆利用还田积极性。县域内占地面积达到10亩或年牛存栏300头以上规模养殖企业,对企业产生的畜禽粪便与废弃秸秆形成的有机肥给予每吨100元补助,拟补贴有机肥量0.82万吨,计划投入资金82万元(不是本企业产生畜禽有机肥不予补贴)。
四是开展秸秆还田地力监测。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合理设置监测点,开展秸秆还田地力监测,总结秸秆还田沃土模式县经验及存在问题,指导秸秆标准化收储点(中心)建设、秸秆饲料化利用等相关工作,拟投入资金25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成立西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西华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农机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推动方案落实。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监督管理机制。农机部门负责牵头拟定《西华县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按照项目资金使用有关规定,采用政府采购或遴选等方式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公示实施情况,审核汇总整理补贴资金发放依据等工作。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对项目实施主体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项目乡镇办负责本辖区内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宣传,对辖区内秸秆标准化收储点建设、秸秆饲料化利用真实性进行监管。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监管与发放,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最大效益。审计部门负责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不闲置浪费。
(三)扩大宣传,营造环境。积极利用微信、短视频、自媒体、条幅、展板、彩页等方式,宣传国家、省、市、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知识,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推动秸秆资源“变废为宝”,以用促禁。
(四)创新技术,加强推广。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作用,不断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组织邀请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学者开展技术指导,及时总结秸秆综合利用县技术模式和成功做法,优化应用结构,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和质量,促进农业生态发展。
(五)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中央财政项目资金管理要求, 设立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专账,专人管理,严禁截留、挪用,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同时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项目文件、表册、技术资料、账务资料要及时归档。配备档案资料收集及管理人员,负责及时搜集项目实施建设的有关资料与材料,按项目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归档,为圆满完成项目实施提供可靠详实的档案资料。
七、实施期限
2025年5月至2026年1月。
八、名词解释
秸秆“五化”利用:指秸秆综合利用五种方式,分别是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基料化利用、原料化利用。
九、政策解读机关及解读人
解读机关:西华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
解读人:李剑锋
联系电话:0394—2559166